题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,每个团队须完成必做题和一道选作题,必做题满分100分,选做题满分100分。团队成绩为必做题分数+选做题分数之和,晋级及获奖结果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而成。
一、作品内容
必做题:祖先的节能环保智慧
2021年3月下旬,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,多次谈到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自信,他在考察朱熹园时指出: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,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”。
从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的理念,到规划先行的城市水系合理布局,从紫禁城设计建造的暖阁、冰窖到2000多年前制作的清洁环保雁鱼宫灯……无处不在的祖先节能环保智慧,让我们有文化自信,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笃定前行。请制作一个作品,展现古人的节能环保智慧,让更多的人可以葆有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基本要求:
1、作品类型不限
2、如作品为电脑虚拟作品,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动画、微视频、小游戏等;
3、如作品为实物作品,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沙盘、3D打印、宣传海报、结构件机器人等。
选做题A:全民冬奥知识普及
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已临近,为了更好地向全民普及冰雪运动,请制作一个与冬奥有关的宣传作品,选择方向包括但不限于,冬季奥运会的历史,冬奥项目介绍,冬奥会荣誉殿堂,北京冬奥冬残奥会吉祥物、会徽、口号、理念等相关信息,北京冬奥冬残奥会观赛导览等。
基本要求:
1、作品须采用软件完成,并可以在电脑或Pad等电子设备上呈现;
2、作品对普及冬奥知识、宣传冬奥具有一定的可传播性。
小学组要求:
·作品须运用编程工具;
·推荐选手在作品中结合人机交互技术。
中学/中职组要求:
·作品须使用语音识别、手势识别、图像识别技术中的至少一种;
·鼓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。
选做题B:冬奥微赛场
2022北京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、15个分项,109个小项,分为冰上项目、雪上项目和新增小项三大类,对于众多的比赛项目,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。为了更好的推广普及冬奥项目,请任选一个冬奥比赛项目,通过查阅相关资料,了解该项目的比赛模式,竞技要求,并制作一个该赛项的微型赛场或运动模型,用来演示比赛过程或场地设计。
基本要求
1、作品须为实物作品;
2、作品可进行现场展览演示;
3、参赛作品须为原创,如发现是市场上购买的产品则不予评分;
4、作品最大投影面积为150cm*150cm。
小学组要求:
l 作品可采用3d打印、激光切割等工具进行物体搭建;
l 作品类型包含但不限于沙盘、可动模型、电子宣传道具等;
l 作品须至少采用2个传感器及2个以上的输出设备。
中学/中职组要求:
l 作品须使用3d打印、激光切割、木工或精工机床等工具制作;
l 作品须采用人工智能技术,包括但不限于图像识别、语音识别等;
l 作品须包含人机交互功能。
选做题C:冬奥创造可持续发展
"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"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办赛理念,绿色冬奥是本届奥运会的亮丽名片,北京冬奥组委践行低碳和可持续的理念,努力使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的重要展示平台和窗口。请按照绿色冬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,从身边的环境入手,设计制作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小发明小制作。
基本要求(中小学组相同):
1、作品可采用软件编程、机械搭建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;
2、如作品为实物(包括模型),最大投影面积为150cm*150c;
3、如作品为软件类、视频类作品须具备一定的交互性;
4、作品类型不限,但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冬奥主题。
二、评分标准
设计与表达 20分
作品造型美观,各个元素比例恰当,色彩构成协调,表达清晰完整、逻辑合理,有较好的交互性。
工程、技术与科学 30分
合理使用各种技术手段,技术方案规范;作品能够体现出编程、开源软硬件、软件使用、制作工艺的能力素养。
创新性 20分
主题表达形式新颖,内容注重原创性。需在文档资料中说明创新点的来源、创新过程和实现手段,并在视频中予以展示。
科学性与传播 20分
对主题内容解读正确,没有专业错误和科学错误,具备一定的传播性,并在视频和文档资料中予以展示。
方案合理性 10分:
作品的设计思路合理,逻辑关系清晰,论点论据正确,具备可执行性,应用场景合宜,并在制作文档中恰当阐述。
三、作品提交方式:
(一)视频文件
视频文件分为三个段落,第一段落描述作品的制作过程及亮点,第二个段落呈现作品的演示效果,第三个段落介绍团队中各成员的分工,总大小不超过300M,MP4格式,时长不超过4分钟。
(二)文档文件
1.制作过程文件: 使用word或者ppt等形式阐述作品理念,制作过程等信息(如作品中包含编程,请在制作过程文件中进行程序解读)。
2.物料清单:请在官网下载物料清单填写后并上传。
3.每道题目至多提交2份文档(每份文档不超过30M)。
(三)团队信息
在官网下载团队信息表,按照要求填写并上传。
(四)图片文件
请将作品制作过程照片、成品展示照片、题目内要求提交的图片(如思维导图)提交到图片文件中,每道题目提交图片总数不超过4张(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);
(五)其他文件
包括程序源文件、3D建模文件、激光切割文件、平面设计文件等,请压缩打包上传(压缩包大小不超过100M)。
(六)文件命名
提交文件命名规则为 <选做题编号-参赛ID-文件名称>,如题目内有特别要求,请以题目要求为准。
备注:
1、本次活动提交作品均需参赛团队原创完成,如发现抄袭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情况出现,将取消该团队参赛资格,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将禁止参加今后三届的创·造实践活动;
2、作品提交后,评分过程中,有可能会进行线上质询,请参赛团队做好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