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八一学校作为国内顶级的学校之一,其STEAM教育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一直把发展STEAM教育,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。在林先锋副校长的带领下,我们对北京八一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访问,对学校整体情况,特别是该校STEAM教育发展的情况、课程体系,进行了详细了解,收获颇多,感悟也颇多。
该校自2013年开始自行研发STEAM教材标准,编写相应教材,并建成了围绕相应的课程群的具有独立目标的STEAM实验室,充分体现了该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敏锐的嗅觉,以及在国内,对教育脉搏的精确把握,能够在教育理念方面,接轨国际化的概念,引领国内教育趋势。崂山区的STEAM教育才刚刚起步,国内的相关体系也尚不成熟,而该校已经在今年五月份,发布了STEAM教育发展报告及课程标准,这可以成为我区今后STEAM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。
八一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,并针对STEAM的课程建设、实验室建设、课程模式、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需求,提出了三个层级的课程指标,旨在培养“国际化的领袖人才”。
三个层级课程中,第一级是国家课程,第二级是拓展课程。前两项不言自明,属于常规教学范畴,而第三级就是围绕物理、化学、地理等具体学科的选修课,以应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,其支柱是学校对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领导力的培训,以适应培养国际化领袖人才的需要,由于该校是习总书记的母校,国际化的概念被多次提及,这也是学校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。
第三层是针对个体学生差异设置的特色课程。需要说明的是,我们常见的无人机、机器人,只是创客技术,而不是课程,它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,但课程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材体系。创客只能算是一个基础技能,而STEAM是一种学科整合的教育,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,并与知识点紧密结合,通过找到学生的兴趣点,让学生自己动手,完成具体的项目,制作出具体的产品,从而实现具体的概念。
这种基于项目的教育,可以同多个学科进行整合,并对学生培养方向进行定位,以确定学生今后的培养方向。例如我校可以把学校定位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为特色。这样只需要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,而不必也不可能达到所有学科都整合。就目前STEAM发展的现状来说,其内容大多还是以科技方面的为主,艺术(A)的体现还是相对较少。STEAM中的A来源美国的NASA对美国宇航员和苏联宇航员研究。研究发现美国宇航员不如苏联宇航员,经哈佛大学的教育研究院的零点计划研究发现,苏联宇航员的艺术素养高于美国宇航员,所有美国随后在STEM中加入艺术的元素,形成了现在的STEAM。
该校在目前STEAM的基础上,提出了STEAM2(数学和制造)的概念,将以布鲁姆“教育目标分类理论”为基础的项目式学习和设计式学习这两种国际主流的STEAM课程教学方法用于教学,形成了包含微课、动画、教师资源包、教学案例、评估体系在内的一整套成体系的素质教育资源。通过学校自主开发的STEAM2智能云平台系统,将教师的教学、学生在线学习、学生能力评价等进行了有效的整合,搭建了一个STEAM2智慧教学环境,从线上给予了持续性的提升支持。
该校的项目式学习在其学校的自主研发课程中的到了充分体现。粗略的看了一下,有《基于麻省理工学院Scratch平台的S4A机器人课程》、《基于麻省理工学院Scratch平台的趣味游戏编程课程》、中国制造2025智能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系列的《数字化建模与装配》、《数字化控制与编程》、《3D打印与逆向工程》、《数字化工厂—机械臂》,期间我翻阅了学校自行编印的《基于Arduino信息(科技)平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》课程体系的三本丛书,它包含了《课程标准》、《教师指导》和《学生指导》,从不同角度为这门课程的使用者提供了详细的说明和准确的指导,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借鉴。实验室里还陈列着孩子们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做出的旋转机械臂、电动机机器人车等具体产品,无一不印证着该校STEAM课程的重要意义。
STEAM的师资培训是STEAM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,学校计划对包括理化生、信息技术在内的学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,让他们成为可以上STEAM课程的教师,而我校在这方面尚无任何培训,这也是我们今后STEAM教师团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此次访问加深了我们对STEAM教育的理解,明确了STEAM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,为我们今后STEAM教师团队、学生团队的建设、教材的编写指明了方向。我们也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,加快本校STEAM团队的建设,努力将STEAM教育向前推进,走向STEAM教育的最前沿。